其实很早就猜到,国内第一家产量突破万辆的乘用车企业是上汽大众没跑儿,而扛着这个数字庄庄重重下线的,会是辉昂。
果然。
不过昨天,当这辆天鹅绒棕的PHIDEON辉昂真的缓缓驶下生产线,端正地出现在你面前时,身在上汽大众万辆汽车下线现场,依然难免会油然而生一种感动:
又是一年上汽大众。
▼
年,第一辆大众桑塔纳轿车在中国组装成功宣布下线,上海大众成为第一批中外合资车企;
二十六年后,年,上海大众第万辆轿车Superb昊锐在闪光灯下驶下上海大众汽车三厂的总装生产线,上海大众,也同时成为中国第一家产量达到万辆的轿车企业;
四年之后,年,一辆峻岭棕色全新途观的登场,代表着上海大众第万辆轿车正式下线,上海大众也又一次成为中国首家千万辆级车企;
而这一次,只用了短短两年零九个月,上汽大众的第3个万辆诞生了,上汽大众,再度跑在了各家车企之前。
可以说,上汽大众的崛起是中国汽车合资三十年的缩影,一定程度上,上汽大众的这33年,也代表着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最高水平。
▼
忆往昔,年4月11日,一辆手工组装的轿车从上海安亭汽车厂的旧厂房里缓缓驶出,宣告着中国首辆桑塔纳轿车的诞生。这辆车,从此改写了国内中级轿车的历史。
参与过这辆桑塔纳组装的施老至今回忆起这段经历,仍会数度哽咽:
“那时候,我才26岁,正在上海汽车厂(上汽大众前身)工作,我记得4月11日那天,经过大家共同努力,第一辆桑塔纳终于组装成功了,大家都非常高兴,互相招呼着一起和桑塔纳合影纪念。
回想当时,组装第一辆桑塔纳的过程非常艰苦的。上海汽车厂当时只生产2吨卡车和上海牌轿车,轿车产量极低,而且和桑塔纳的工艺要求差距很大。当时德国大众派了几个工程师来给我们做指导,但仍然困难重重。
原来生产上海牌轿车,一个螺丝拧不紧,榔头敲敲紧也可以啊,但组装桑塔纳就不行:所有的零件和零件之间都是环环相扣,有些零件在安装时候有温度和洁净度的要求,还有些是一次性的,一旦装不上或者装错了,就报废了。
德国工程师对我们把关非常严格,车子不能有半点瑕疵,天冷的时候,怕零件冻住,我们都是人工从外面一桶桶抬热水。也就是从那时候起,为了保护车子,油漆车间和总装车间工人不能带手表、不能钥匙外露灯严格的制度开始被执行起来。
我记得组装成功合影之后,我一边吃着蛋糕,还一边在心里琢磨着德国人的工作态度,是实实在在的佩服德国人的严谨。”
▼
桑塔纳第一次让中国人知道了什么是“德国品质”,所以即便早期桑塔纳轿车相对简单,没有真皮座椅、ABS、安全气囊等配置,但其在国产轿车中难得一见的扎实底盘、优异做工、用料以及宽敞的空间依然让其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喜爱,并且由于保养便宜、维修方便、经久耐用,一统江湖二十年,席卷全国市场,成为那一代人难以忘却的记忆。
年10月15日,作为大众补充品牌的斯柯达刚刚进入中国几年时间,上市仅有两个月的斯柯达旗舰中型车Superb被选为第一个万辆轿车的下线车型。
当时,Superb被命名为“昊锐”,经过了8月上市、10月代言上海大众万辆之后,迅速从“名不见经传”的斯柯达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非常高的知名度,成功跻身中高级主流车型之列,并收获了“最受消费者喜爱中高级车”、“最佳商务轿车”、“最佳口碑中高级轿车”等多项权威媒体大奖,至今,昊锐仍是提到斯柯达时避不开的名字。
而四年之后,即便上汽大众考虑到现实情况的不同对昊锐进行了改款,改款之后的车型采用了当时最新的斯柯达家族设计语言,昊锐也更名为“速派”,但和过去一样,年轻化的速派依然承担着斯柯达旗舰车型的使命,也一直作为斯柯达的“代表”,表述着更鲜明更醒目的品牌形象的能力和决心。就像二十几年前的桑塔纳一样,Superb于斯柯达,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。
年11月15日,全新途观作为上汽大众第二个万辆代表车型正式下线,开启了几年来SUV“神车”的生涯。
作为SUV标杆车型,途观自年上市以来就始终保持着月均2万辆的销量,常年占据国内合资SUV销量冠军宝座,年全新途观上市后,更是一度提车还要加价。早在年10月,途观累计销量就已超过万辆,是同类型SUV中破百万辆最快的车型。
尽管随着自主SUV的崛起和合资品牌在SUV领域的不断发力,途观已经逐渐走下神坛,但其至今依然坚挺的销量和过去的辉煌,让你我都知道,途观在该级别SUV市场中的影响力、口碑以及其对上汽大众的意义,是不言而喻的。毫无疑问,它最能代表上汽大众的第万。
至此,由桑塔纳、Polo、帕萨特、途观等大众车型所形成的完整的品牌力、产品力、配套体系能力、市场营销力等等,让上汽大众站在了国内车企的产销巅峰。
▼
如今,上汽大众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万辆轿车——辉昂,这款大众辉腾的“继任车型”承担了这份使命。
上汽大众希望能为它带来前面三款车型一般的辉煌,毕竟这是上汽大众新一代的旗舰车型。加之在辉昂问世之前,C级车市场是大众品牌从未涉及的一个领域,辉昂对上汽大众的意义,不仅是首次投产的顶级产品,同样也是大众渴望能够重塑豪华车市场的生态格局。
在过去的几年间,中国轿车市场连续三年下滑的背景下,只有整个C级车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,由年的27万辆,上升到年的32万辆,再到年的36万辆、年的41万辆。节节攀升的销量背后,似乎是消费者对C级车始终保有的兴趣和期待。
然而,虽然C级车市场的确在逐年上涨,但涨幅并不算大,市场容量仍相对稳定,ABB的强势表现也让C级车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格局壁垒。加上辉腾惨淡收场的前车之鉴,自然让人不得不想:辉昂固然光环加身,但身为一个没名气的后来者,辉昂真能后发制人么?
镶着大众的车标,预售价35.90-67.0万元,与ABB三巨头竞争,还要和凯迪拉克XTS、雷克萨斯ES等二线豪华品牌车型抢市场,在这条可能有去无回的血路上厮杀,辉昂真的打算品牌不够、信仰来凑么?似乎外界并不看好辉昂能够突围。
不过,谁知道呢?至少从辉昂这段时间的活跃程度来看,上汽大众为这款车是立好了标杆、操碎了心、费大了神。
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,能不能成为神话且留待时间去验证,至少万这个“小目标”已经实现了。
「文/李一帆
图/来源于网络
制/autocarweekly」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